五0年代客家採茶戲名伶鄭美妹女士之孫-鄭榮興先生,於1986年重組其祖母當年劇團,1988年重新登記為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」,曾獲教育部「民族藝術薪傳獎」、「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」、「社教公益團體獎」,為苗栗縣「無形文化資產」傳統藝術類「採茶戲」之保存團體。除時常受各地藝文單位、廟會慶典之邀演外,八度進駐「國家戲劇院」製作演出,多次出國到中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奧地利、阿根廷、巴拉圭與巴西巡迴公演,將傳統客家採茶戲推向國際舞台。 於1998年起,由鄭月景女士擔任團長,繼續以「清新高雅」為劇團演出風格,承繼傳統藝術特質,因應時代潮流趨勢,在不失客家戲曲山歌、採茶、「九腔十八調」的原則下,汲取「亂彈、四平、外江」等音樂元素,持續創作令鄉親老少咸宜之新劇目。團員包含了老中青少四代的資深藝師與年輕新秀,老幹新枝同台演出,呈現客家戲曲藝術的豐富性與多樣性。
藝術總監 團長 執行製作
創團人 /藝術總監 鄭榮興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,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學院DEA文憑。祖父陳慶松在客家八音界素有「一代大師」之稱,祖母鄭美妹則是五零年代外號「採茶美」的採茶戲名伶,父親鄭水火亦是八音好手。鄭榮興從小學習多樣樂器及戲曲表演,就讀小學前即開始參與祖父母的八音團及戲班演出。出國留學榮歸後,於1986年重組其祖母當年的採茶戲班,1988年正式立案登記為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」。
|
團長 鄭月景出身客家戲曲世家,自幼即受家庭以及父兄影響,耳濡目染,對於傳統戲曲有著深厚的情感,民國七十七年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成立以後,即擔任副團長及負責團務之行政工作,至八十七年正式接掌團長一職。負責處理各項團務,一方面承繼恢復客家傳統戲劇之原貌,一方面因應時代潮流所需,繼續創作令鄉親老少咸宜之新劇目。在不失客家戲曲「九腔十八調」的原則下,呈現客家戲曲藝術的豐富性與多樣性。
|
執行製作 鄭漪珮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碩士班。自國一進入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科,專攻旦角,花旦扮相甜美可愛,武旦身段俐落,並參與榮興客家採茶劇團「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」計畫,隨劇團於國內外巡演多年,也曾赴美國、印尼、中國、南美州、澳洲等國巡演。近年與亂彈戲人間國寶潘玉嬌學習亂彈戲《天水關》、《黃鶴樓》、《進魚》、《斬瓜》、《別府》、《出京》、《屈斬》等,嘗試各種不同角色,累積豐富舞臺經驗,現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「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亂彈戲傳習」畢業藝生,並擔任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執行製作,製作多部優良作品:《可待》、《地獄變》、《一夜新娘一世妻》、《花囤女》、《天上人間桃花源》。
|